中西合璧情人节

中西合璧情人节

家常饭散文2025-07-26 14:28:55
轻轻地,听到了春天的脚步。这是一个早春的日子,这日子,让有情人翘首以盼,让年轻人热血沸腾。这日子叫“情人节”,人们用玫瑰和烛光,装点着这个浪漫而富有诗意的日子。今年“情人节”巧逢中国“元宵”。“元宵”
轻轻地,听到了春天的脚步。这是一个早春的日子,这日子,让有情人翘首以盼,让年轻人热血沸腾。这日子叫“情人节”,人们用玫瑰和烛光,装点着这个浪漫而富有诗意的日子。今年“情人节”巧逢中国“元宵”。“元宵”是春节年味的延续,古代许多帝王,也在这一天,龙车凤辇出深宫。逛庙会、赏花灯,说是与民同乐。平时深锁楼台,不能踏出闺阁半步的豪门千金,元宵节,要破例被允许可以和男人们一起观灯同乐。因此也留下了许多“元宵节”男女幽会的佳话。
欧阳修有一首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辛弃疾在他的《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意委婉缠绵,情真意切。与西洋人的浪漫相比,更显示出东方文化的内敛与含蓄。这两首词的背景都是“元宵”,所以人们又把“元宵”称做“东方情人节”。今年元宵巧逢情人节,也算是千载难逢,花店的玫瑰恐怕要一支难求了。
中国人很忌讳直白地把两情相悦的人称之为“情人”,《辞海》里就查不到“情人”这个词。“情人节”系舶来品,不过现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中国人忌讳说情,不等于不懂情。“情”究竟是什么,很难说得明白。有人说是“生死相许。”真的能“生死相许!”吗?也许热恋中的情人,的确是这么想的。“海枯石烂”“天老地荒”,世界似乎只为情人而存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彼此的承诺感天动地。然而陆游和唐婉还是没有能走到一起,留下了“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遗憾;焦仲卿和刘兰芝也未能白头偕老,留下“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凄婉。
问世间,情为何物,说道是“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只有沉浸在相思中的人,才能品味出其中“剪不断理还乱”的滋味。问世间,情为何物?说道是“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情”是一份难以割舍的牵挂,这滋味,非热恋情人是无法体会的。
“情”披着一层彩色而朦胧的薄纱,遮挡过多少情人的双眼。当“情”随着岁月逐渐淡去,再回过头去,却原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才逐渐领悟到“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如果“情”真能够永不退色,世界上就不会有二奶、小三了。唐?张籍写过一首《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以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首诗现在读来依然感人,这个自称为“妾”的节妇,经受不住情的诱惑,她几乎要动摇了。“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这份意外的恋情激起她内心的波澜。“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好在她克制住了,她选择了“事夫誓拟同生死”的诺言,但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情”有多种,爱情、亲情、友情……。爱情不过是一种“当时情绪”,若要使爱情天长地久,就必须把她落实到吃饭、穿衣、生儿育女的永恒生活中去。热恋中的情人不会想这么多。他们看到的只是美丽的粉色世界,看到的只是对方的优点。只有在婚后才能领悟到恋爱时没有发觉的另外一面。有人精辟地说:“结婚的全部过程就是和一个人的优点恋爱,而和一个人的缺点生活。”这到的确可以提醒那些正在热恋中的少男少女。
记得有位诗人曾经说过:“世界上难有永恒的爱情,但却存在永恒的亲情,一旦爱情转化为亲情,它的根基就不再建筑在沙滩之上,而可以永恒。”
元宵的烟花总会湮灭,情人节的玫瑰也不可能永不雕谢。珍惜当下,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2014.2.14.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