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炮龙节

宾阳炮龙节

昏湎散文2025-11-07 00:57:58
一直以来,很欣赏这句话:好行者无疆,好思者不止。所以每到一处,我都会尽可能地用心去体会和感悟历史的痕迹,用一些照片和文字留下自己的足迹与心情。从去年开始,关于宾阳炮龙节被媒体宣传得沸沸扬扬,使人充满了
一直以来,很欣赏这句话:好行者无疆,好思者不止。所以每到一处,我都会尽可能地用心去体会和感悟历史的痕迹,用一些照片和文字留下自己的足迹与心情。
从去年开始,关于宾阳炮龙节被媒体宣传得沸沸扬扬,使人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究的欲望。但由于2008年正月十一有事担搁而不能亲临炮龙节,所以,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千方百计地喜赴这场盛宴。
决定出行不过是一瞬间,没有片刻地犹豫,立即相约了几个好友,于明晨(2月5日)六点,向宾阳方向出发。
因为按照往年的传统,舞炮龙一般是晚七点时分在炮龙老庙举行“开光”仪式,所以我们决定利用上午一点的时间顺道过蔡氏书香古宅闲逛一番,然后中午再赶回县城体验炮龙节,领略“龙腾人跃”的场面。后来我们才知道,因为这一决定我们又错了许多的精彩节目。不过,让人欣慰慰的是,蔡氏书香古宅并没有让人感到失望。

1、此行蔡氏古屋是惊喜
蔡氏书香古宅,位于宾阳县古辣镇,古辣镇离南宁并不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后,蔡氏书香古宅终于出现在我的眼前,仿佛一幅水墨丹青一般,宁静而淡然,原本郁闷的心情似乎也变得好了起来。
来不及抖落一身风尘,便开始在古宅闲逛起来,也许今天是炮龙节了的缘故,环顾四周,一片寂静,不见半个人影。只有零零落落的几个管理员寂守空宅。
蔡家大院,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蔡氏家族所建。蔡家大院始建于明代,后历经数百年的不断修缮,逐渐形成规模。大院建筑群分为“老屋”和“新屋”两部分共三处,均为三进式青砖瓦房。古建筑群中的“新屋”部分更显特色,对称艺术突出,更加体现出古屋的庄严与威势。房屋雕梁画栋、飞檐走檩,门窗饰以“福禄寿”等篆文图案,前门亦有山水画及篆文书法。大院还保存着具有典型西方建筑特点的洋楼,整座建筑富有艺术性,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明清时期岭南民居的典型代表。
蔡氏书香古宅主要旅游景有功名石、蔡氏书院、仁者爱人(孔子祭堂)、大讲堂、太学弟、大夫弟、经元弟、洋房、小金楼、炮楼、坐月屋、洗马塘等。
陈旧的古宅散发着苍凉的气息,青砖黑瓦,一片寂寥与冷清,曾是最为繁华灿烂的一段过往,如今落花已随故人去,留得空巷空叹息,曾经的风流已如烟云散尽,留下布满烟尘的旧屋空巷寂寂然立于时空角落。
莫名地,我竟然想起一句话:人生短促,善待人生。其实人生本是一出戏,要扮演什么角色完全由自己把握。
我们轻轻地,缓慢地行走着,一点一点感受古老的庭院,默然的空巷,看时光在脚下无声息的流淌。自小,便对庭院有了深深的向往,行走在这,不禁让人想起欧阳永叔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平常的,我们看过了,华丽的,也看过了,而蔡氏古屋带给我的惊喜美妙便是在点滴的瞬间。
我静静的走了,正如我静静的来,不同的是,离开的时候,我的心里装满了这个古宅的感觉,一种充满着神秘而原始味道的回忆。

2、炮龙节,累,并快乐着
从古宅出来,几乎是一路马不停蹄地赶赴宾阳县城。
我们赶到县城时,已是响午一点多了,这时,我们三人都饥肠辘辘了,好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痛快并淋漓尽致地品尝宾阳地方特色食品:焖狗脚或酸粉等。而此时的宾阳县城,到处都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一片热闹喜庆的景象。
我们走了几条街,都找不着间环境比较干净而舒适的饮食店,又累又饿的我们,只能选择在街头随随便便吃了一碗酸粉,味道不怎么样,充其量不过是充饥填饱肚子而已。
据网上资料记载,“炮龙节”是广西宾阳县一带汉、壮民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节庆,包括游彩架、舞炮龙等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举行,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2007年,“炮龙节”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6月,“炮龙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晚上七点,炮龙节开场了,这可谓是,光与影的变动,动与静的融洽,神话与现实的交接,居民与游客的互动,炮龙节,使整个县城陷入狂欢之中。
回到南宁已是深夜十二点多了,今日之行,虽然有些劳累与疲惫,但一切乐在其中,此时才真正体会出做一个旅行者的乐趣——累,并快乐着。
总而言之,2009年2月5日,是一个由激情开始,以激情结束的日子。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