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日志(一)
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毛泽东亦有词曰:“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我一直认为,秋末冬初是我们家乡最好的季节,晴朗、温暖、秋高气爽,是开展户外运动的最佳时机。去年岁末,我们便自发组织了几
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毛泽东亦有词曰:“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我一直认为,秋末冬初是我们家乡最好的季节,晴朗、温暖、秋高气爽,是开展户外运动的最佳时机。去年岁末,我们便自发组织了几次登山,愉悦心身,有益健康,效果非常好。下面就是我们的登山日志。11月14日,澧县彭山,思王庙。四人。
这是我们第一次有组织的登山,因为这天是我女儿的生日,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关于这次活动,前面有专文记述,不赘。
12月7日,津市关山,古大同寺;嘉山,孟姜女庙。五人。
津市,据澧县县城12公里,原本是澧县的一个镇,后来发展成了县级市,现在又要和澧县合并,成立新的澧州市。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中国恐怕已是家喻户晓。传说中,孟姜女的家乡就在我们这里。
我们首先驱车来到关山,拜访古大同寺。这里曾是津市的工业园区,工厂林立,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但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这些工厂已在数年前全部倒闭,只剩几处断垣残壁。倒是草木茂盛,环境清幽,成了一座不错的森林公园。
拾级而上,就到了山腰的大同寺里。据说大革命时期,贺龙曾在这里歇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足迹。
告别大同寺,我们又到了几公里外的嘉山下。说是山,其实只不过是一座百十来米高的丘陵罢了。望着山上的姜女庙,几乎是一口气,我们就爬到了山顶,才发现这里另有一番景象。
庙前空坪上,耀眼的阳光下,一群人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旁边的几桌麻将也激战正酣。时至中午,几家小酒馆里已烟雾缭绕。孩子们追逐嬉闹,大人们喝茶聊天,仿佛一片小小的世外桃源。
等不及吃饭,我们便上到了孟姜女庙。这是一群堪称华丽的簇新建筑,有住持,有香炉,有功德箱,可惜香客并不多。而我们一行只是登山爱好者,并非善男信女,对这些自然敬而远之了。
庙的正殿还在装修,正殿前那小小的、又破又旧的庙宇,才是以前的孟姜女庙了。这老庙只能容下区区数人,山门已经被封闭,从题写的庙名来看,最早也只是建于民国年间。
下山之前,我们发现不远处还有一座望夫台,据说是孟姜女日日遥望丈夫的地方。趁着酒兴,大家一起登了上去。这里果然视野开阔,空气清新,十分适合登高远眺。可就在我们心满意足地离开的时候,旁边那位一直沉默不语的胖大和尚忽然开口了:“一个人两块钱哩。”
“什么?”性格火爆的老朱接上话:“你先怎么不说?没有!”
“不给钱不行。”和尚毫不示弱。
“算了,算了,不就十块钱吗?给他,给他。”老李出来打起了圆场。
大家合力劝住了忿忿不平的老朱,七嘴八舌说了那和尚一通,终于还是悻悻地掏钱走人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史铁生《我与地坛一》赏析
下一篇:忠诚若磐石,风雅亦吾师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