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花椒
家乡的花椒有一个尊贵的名字:大红袍。它以粒大肉厚、麻酥味美而扬名乡里。农历五月中旬,花椒便成熟了。这时麦收地种正是农闲时节,放暑假在家的小孩儿也派上了用场,他(她)们被大人连拉带拽连哄带骗,说山上可以
家乡的花椒有一个尊贵的名字:大红袍。它以粒大肉厚、麻酥味美而扬名乡里。农历五月中旬,花椒便成熟了。这时麦收地种正是农闲时节,放暑假在家的小孩儿也派上了用场,他(她)们被大人连拉带拽连哄带骗,说山上可以逮到野鸡和兔子,他(她)们才撅着小嘴儿,擓一只小篮跟在大人身后。
于是,山坡上便热闹起来。羊肠般的山间小路上,浩浩荡荡地涌满了人,欢声笑语溢满了沟沟壑壑。
小孩儿皮嫩经不起晒,不到半天,脸和胳膊就被晒得通红。她(她)们着急了,向大人嚷嚷说口渴了,然后就钻进花椒树荫下,一边掂起从家里带来的水壶往嘴里灌,一边漫不经心地向四处张望。他们渴望这时从草丛中或树林里飞起一只野鸡、蹿出一只兔子,给这枯燥的劳动增添一丝乐趣。一个夏季花椒收获完毕,这些小孩儿都成了小包公——脸如黑炭一般,那些叫黑蛋、泥鳅的小孩儿更名副其实了。
摘花椒是个细致活儿。由于花椒浑身是刺,采摘时必须一手按住枝条,一手采摘。纵然如此小心翼翼,也免不了被刺扎伤。性急的人最怕摘花椒,摘了半天,看看花椒还未盖住篮底,便加快了采摘的速度,花椒刺乘虚而入,手指被扎出血来,麻疼,赶忙用嘴吮吸,一刹那,口中、肚里,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麻酥酥的,很久喘不过气来。
吃一堑,长一智。性急的农人下次再来时,便带一把剪子,在花椒树下摊一被单,随着剪子的“咔嚓咔嚓”声,一簇簇的花椒落到被单上,不大一会儿,被单上就落慢花椒。吊起被单的四个角往背笼一倒,继续剪下一棵。这种采摘方法速度是快了不少,但这是饮鸩止渴,被剪刀剪过的花椒树元气大伤,直接影响下一年的收成。
花椒丰收了,登门收购的商贩纷至沓来。他们有的驾着马车,有的开着三轮,更有个别财大气粗的老板开着大汽车,停在村口路边山下,“围追堵截”刚下山的农民。还未到家,花椒就被抢购一空。竞争强了,那些小商小贩也不敢挑三拣四缺斤短两了,有些刚下山的农民,花椒叶尚未择净,就被抢购。俗话说罗卜俏了不洗泥,这里是“花椒俏了不择叶”啊。
商贩的车满了,乡亲们的腰包鼓了,孩子们秋季上学的学费不用发愁了,人人洋溢着喜悦的笑脸。村里年轻的媳妇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相约去镇上赶集。买一件心仪已久的裙子;烫一个时髦的发型;吃一碗馋涎许久的凉皮儿。花花绿绿的自行车、电动车的车篓里装着许多需要的和不太需要的东西。她们怪异的发型及着装吸引了路人的目光,同时使村里的老人愤愤不平:瞧,好好的头发,染得像苞谷毛,烫得像鸡窝;那么短的裙子能穿吗?
这些媳妇们可不管这些,她们要的就是这个与众不同的效果!心中窃喜不已。她们深知:劳动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惬意的生活能让人愉快的劳动,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来。她们依然面不改色我行我素。回到家,她们把赶集剩下的零钱奢侈地扔给孩子:拿去买冰糕吃!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凝视与眺望
下一篇:奇闻趣事张家界神堂湾之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