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死了

杜老师死了

鞮瞀小说2025-04-25 21:09:21
这天傍晚,陈默的妻子郭梅从镇上的超市下班回来,告诉陈默说:“你晓得否?镇上的杜老师死了。他去一口池塘钓鱼,鱼钩竹(钓鱼竿)碰到高压线,被电死了。”虽然死人的事情,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几乎分分秒秒都会发生
这天傍晚,陈默的妻子郭梅从镇上的超市下班回来,告诉陈默说:“你晓得否?镇上的杜老师死了。他去一口池塘钓鱼,鱼钩竹(钓鱼竿)碰到高压线,被电死了。”
虽然死人的事情,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几乎分分秒秒都会发生,但是,在自己的身边,在自己的周围,尤其是听到一个自己相对熟悉的人的突然的死亡,陈默还是略略觉得有些突兀。陈默问:“杜老师?哪个杜老师?”
所谓的镇上,指的就是与陈默的老家相隔三里路的壶镇。这个镇之所以会叫壶镇,是因为这个镇的北面有一座小山坡,类似于一把倒置的酒壶所以得名。当然,在中国,名叫壶镇的地方,也远不止这一个。同为浙江省武义县也有一个壶镇。不过,本小说的发生地壶镇,则是在东谷县。壶镇“盛产”老师,光是与陈默直接间接打过交道的就有三位,而且全部姓杜。一个是陈默的小学政治老师杜一秀,这个杜一秀老师还是陈默当年的小学校长。此外,陈默在蔷薇一中上高中的时候,又有一位老师姓杜,也是教陈默他们政治课,这个政治老师名叫杜子岗,老家也是壶镇。此外,还有一位名叫杜学幻的小学老师,这个杜学幻尽管没有亲自教过陈默,但是,这个杜老师曾经在陈默的老家陈宅村教过几年村校,陈默何尝会不认得?三个老师都姓杜,三个姓杜的老师的家都在壶镇。到底是哪一个杜老师死了,陈默的妻子郭梅其实也不甚了了。郭梅说:“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一个杜老师。”
陈默的妻子第二天继续到镇上的超市上班去了。陈默的妻子所在的超市,平日里经常要轮流上夜班,一个星期只能休息三个夜晚。为了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陈默鼓励妻子,平日里就在镇上的超市宿舍住。只在周三、周六不上夜班的夜里回家。陈默之所以会作出这样的决定,一个是出于安全考虑。从陈默的老家陈宅村去往壶镇,尽管只有三里路,但是,一路上有颇多的十字路口,而且,其中的一个十字路口还是一条省道,纵然是到了夜里,公路上还是不停地有车来车往。此外,碰到刮风下雨天,尤其是电闪雷鸣的雷雨天气,住在超市的职工宿舍岂不更方便?尤其是在凛冽的冬天,呆在有空调的超市里面,温暖如春,下班以后,突然出来走到外面,一热一冷,身体十分容易受刺激?况且,陈默夫妇虽然年事不高,但是,也基本上已经不能算是年轻了。夫妻房事,一个星期,有那么一次两次,足矣!何必来回来去的奔跑?郭梅的同事因此甚至错误地以为是陈默夫妇的夫妻关系不好。有一次,她们甚至当面质问郭梅:“你的家离超市这么近,为什么晚上不回去居住?”
郭梅说:“超市宿舍不能住吗?”
陈默妻子郭梅如此的反戈一击,使得问话的人,只能自讨没趣,因此闭嘴。这是什么理论,什么逻辑呀!晚上不回家居住,就证明夫妻关系不好?这天晚上,陈默的妻子郭梅回家告诉陈默,“杜老师死了”的消息以后,第二天,郭梅就继续去往镇上的超市上班,在家的陈默,却接连好多天,一直都在为这个事情,翻江倒海,费尽心思猜测:
“杜老师死了。杜老师,到底是哪个杜老师呢?”
陈默是个急性子,平日里一有什么话,藏不住。遇到什么事情,必须问个水落石出一清二楚。陈默是个凡事不喜欢拖泥带水的人,陈默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可是,偏偏陈默的妻子郭梅,有时候是个慢性子,说话吞吞吐吐。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个时候,陈默就会催促她说:“有话说,有屁放!你说话怎么老是像挤牙膏似的,挤一挤说一说,挤一挤说一说。与其这样,下次干脆不要跟我说任何事情,省的我着急。”
但是,这一次,陈默问了,偏偏陈默的妻子郭梅也不知道明确答案。陈默只能在心里干着急,乱猜测:“杜老师死了,到底是哪个杜老师呢?”
陈默的小学政治老师杜一秀,也就是陈默当年上小学时候的小学校长,四方脸,西洋头,是一个形象颇为不错的男人。他的几个字也写的相当的好。他写在黑板上的字,在当年的陈默的眼里看来,简直像是一幅画!这个杜一秀老师与陈默的关系也颇为不错。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师,一个曾经的小学校长,后来却莫名其妙的卷入了一桩发生在校园之内的财物失窃事件。在这个事情上,陈默始终坚定地相信并且支持杜一秀校长:
“杜校长绝对不是那样的人。一个人被冤枉的滋味不好受啊!”
小学毕业以后,陈默到了另外的一个地方上初中,从此与曾经的小学校长杜一秀老师天各一方。多年以后的一天,陈默早已经走出校门。由于高考落榜,陈默成了一位回乡知青。在很多人的面前,陈默选择了“沉默。”那一天,陈默去了镇上的一个市场购买化肥,突然邂逅了这位久违了的杜一秀老师。令人不解的是,这个杜一秀老师,当时甚至都还没有退休,但是,这个杜老师居然也步入了市场,开辟了第二产业,销售化肥。尿素、碳铵。俗称:肥田粉。陈默就以超高价在这个杜一秀老师这里购买了一袋尿素。一百斤。陈默后来才知道,这个价格比起当时普遍的价格,贵了十多元。因为是从自己喜欢的一个老师的手中买的,陈默无怨无悔。但是,一个小学老师,小学校长却在市场上卖起了化肥,这样的一个行为曾经让当时的陈默颇为不解。陈默心中暗忖:“市场经济,一个曾经的小学校长,也开始卖起了碳铵、尿素吗?推己及人,调做我,如果是我做了这个小学校长,我绝对犯不着到市场上卖化肥。”
这个小学校长甚至一度是陈默心中的偶像。在看见小学校长卖化肥的一刹那,这个偶像在陈默的心中轰然倒塌!如今,陈默的妻子告诉陈默:“杜老师死了。”
陈默心中暗忖:“杜老师死了。杜老师,难道死了的就是这个杜一秀老师吗?”
陈默心中暗忖,并且一直坚信:“像杜一秀老师这样的人,绝对不会死于非命!”
但是,自从陈默的妻子跟他说了“杜老师死了”的新闻事件以后,陈默几乎有一年之久没有在镇上看见这个杜老师的身影。自从这个杜一秀老师,后来,在壶镇的一条十字街旁边造起了一幢五层楼的新房子以后,陈默后来每次上镇,基本上隔三差五就能看见这个杜老师。每次看见,这个小学时代跟自己关系颇为不错的小学校长,陈默就会恭恭敬敬地叫一声:“杜老师。”
而这个陈默当年的小学校长,也是非常关心陈默。尽管他们已经分别多年,这个曾经的小学校长杜一秀还是会关切地问陈默:“你现在在哪里工作了?”
从这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