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之不存,“脑”将何依

“头”之不存,“脑”将何依

醋酸杂文2025-07-25 07:08:50
前几天,从电视新闻里看到一条消息,上海同济等四所大学宣布:自主招生时,理工类专业不考语文,却把英语作为必考课。如此规定,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同济作为中国老牌的重点院校,其具有决策权力的校长,估计会是有着
前几天,从电视新闻里看到一条消息,上海同济等四所大学宣布:自主招生时,理工类专业不考语文,却把英语作为必考课。如此规定,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同济作为中国老牌的重点院校,其具有决策权力的校长,估计会是有着一言九鼎的、院士级头衔的人物,怎么就如此的不把国学当回事?难怪我们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博大精深的、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无法与之媲美的汉语言文字,多年来能被蹂躏的如此疲惫不堪,破绽百出。君不见,许多的领导在主席台上讲话(耕耘的“耘”读成“tan”)、甚至是央视的新闻联播主持人错字错音动辄出口(圈养读成“quan”养);许多电视剧的字幕更是错字百出,不胜枚举;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日渐普及,一种新的文字“污染”也开始了“蔓延”,那就是诸如:“明迗會鯁恏”等垃圾式的东西,在不断地映入了人们的眼帘,还有一些信息有人专门用方言乱拼胡凑。更为要命的是:一些大牌明星的搞笑语言,在母语素养日益蜕化,语言素质偏低的人群当中,却起到了制造新语言垃圾的引领作用,例如:在小品《不差钱》里,赵本山“这孩子一身的艺术‘细菌’”,还有什么“洪湖水浪打浪,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凡此等等,就被广泛的引用和推崇,还大有翻新和引申的迹象。
当年,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在任复旦大学校长期间,曾这样说过:“如果允许复旦单独招生的话,我建议第一门考语文,考完后就判卷,如果语文不及格,别的课就不用考了,因为连语文也没学好,还能把什么学好呢!”足见一个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对大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何等的重视,但由于当时的政策等诸多原因,复旦没能享受上单独招生的权利,苏老的夙愿也没能得以实现。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崇尚以人为本的今天,中央给了部分重点高校以单独招生的特权,而我们那些决策者,竟然把位列“百科之母”的语文排斥在了高考科目之外,其用心何在?请问,现在的“同济决策者”,估计你的学术造诣,和教学科研成果,以及在国际、国内的声誉,还远远不及我们的苏教授吧?要不怎么能出如此下策,把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极为珍贵的、足以让外国为之垂涎的灿烂文化农民的不当回事呢?倘若,我们的苏教授九泉有知,对如此拙劣的表演,定会非常愤懑和唾弃。恢复高考三十多年来,我们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大学生,但无数的事实证明,这些“时代娇子”们的语文能力,确实不敢恭维,其中不会写汉字者有之,学术论文抄袭者成群,口头表达能力更是令人担忧。固然,知识、学术、经济、贸易等等都在日益全球化,英语作为加强同世界联系的工作语言,不可或缺,非学不可。但我们须知,中国培养的各级各类的专业人才,最终目的是为中华民族造福的,你培养的学生纵然都是知识泰斗,但连自己的话都不会说了,他还会对我们的民族有什么感情?能对我们的民族做出什么贡献?一个人连自己的头颅和脸面都不顾了,再聪明的脑子和思想又有什么用处呢?
“头”之不存,“脑”将何依?奉劝同济等高校的决策者,收起你们非常幼稚可笑的那一套吧,长出你的头颅来,让聪明的脑子真正有个发挥作用的好地方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