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两相逢,两两相忘

两两相逢,两两相忘

员外郎杂文2025-11-28 14:42:11
文章对比了印度诗人泰戈尔和中国诗人徐志摩表面相似,实质却截然不同的创作手法与作品风格,并且通过举例,对泰戈尔的《飞鸟集》第54首与徐志摩的《偶然》作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比较。我们如海鸥之与波涛相遇似地,
文章对比了印度诗人泰戈尔和中国诗人徐志摩表面相似,实质却截然不同的创作手法与作品风格,并且通过举例,对泰戈尔的《飞鸟集》第54首与徐志摩的《偶然》作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比较。

我们如海鸥之与波涛相遇似地,遇见了,走近了。海鸥飞去,波涛滚滚地流开,我们也分别了。——泰戈尔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徐志摩
——题记

犹记得第一次“遇见”泰戈尔,我还是只一个昔日年幼无知的孩童。仅仅因为“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让人心生美好的诗句,从此我便记住了泰戈尔,记住了《飞鸟集》,记住了他的所有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诗。那是还只是孩子而已,对泰戈尔的所有印象和了解都仅仅停留在用掉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蹲在书店一遍又一遍地翻读他的诗集这样一个肤浅的层面。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才开始慢慢地对泰戈尔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
泰戈尔,一位出色的诗坛巨匠,他出生在一个“诗的国度”——印度孟加拉,也许这对他日后在诗坛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有着先天性的影响。他的诗中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关于对宗教和哲学的理解及信仰,处处流露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及歌颂。泰戈尔的诗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其诗中处处体现出浓郁的印度传统的泛神论思想,这使得他的诗歌蒙上了一层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面纱。他对神的热爱是和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融为一体的。
再说说徐志摩吧。
因为学校教学内容的原因,我对徐志摩的了解的确比泰戈尔更加深入。徐志摩,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在他不同的生命阶段体现出了不同的韵味。他尤其擅长写抒情诗,字句清新,韵律协和。再加上徐志摩也曾经和泰戈尔有过短暂的一面之交,对彼此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影响,所以他也喜欢写泰戈尔那样的哲理诗。总体来说,徐志摩的诗大多意境优美,节奏轻快,富于变化,具有极其鲜明的艺术个性。
以前读徐诗和泰诗都是分开读的,并没有认真将两者进行一个较为详细的比较。最近重新拜读了这两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大诗人的作品之后,内心受到了如沐春风的启迪,禁不住对他们的才情感叹不已!都说音乐不分国界,艺术不分国界,同样的,文学也不分国界。虽然徐志摩和泰戈尔身处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和生活背景,但他们的作品风格却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出人意料地相似:同样是感性的诗人,写着感性的作品;同样是在生活的各个细致微小的细节中寻找其创作灵感。一位终其一生为了自己动荡不安的祖国而奔走疾呼,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令人肃然起敬;一位为了自己所追求的爱情而义无反顾,挣脱了世俗的束缚,可惜悲其英年早逝!
他们的作品数量都是如此之庞大,而且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名篇,这么多经典中的经典,细细观来其实也不难发现,其中句意相似相近的作品还是不占少数。
泰戈尔的作品中,我较爱的,当属《飞鸟集》。这部诗集里包括了三百余首清丽的小诗。这些诗的基本题材不外乎小草,流萤,落叶,飞鸟,山水,河流而已,但所有这些在普通人眼里都不屑一顾的自然万物,在泰戈尔笔下却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一切都变得那样地清新,亮丽,可是其中却不乏厚实的韵味,着实耐人寻味。泰戈尔如此轻而易举地就用轻松的语句道出了深沉的哲理,我以为这正是《飞鸟集》令我如此沉迷的原因。
其中的第54首:我们如海鸥之与波涛相遇似地,遇见了,走近了。海鸥飞去,波涛滚滚地流开,我们也分别了。
这一首和徐志摩的《偶然》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惊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粗看这两首精致的小诗,不难发现,泰戈尔和徐志摩不约而同地将背景设置为波涛汹涌的大海,不约而同地写了生命中的一次擦肩而过,在相互的眼中闪过一片光亮的那种偶遇。然而人生的偶然,实在太多,不知从何谈起;人生的际遇,实在无奈,不知从何数落。
泰戈尔笔下的“偶遇”一如既往地沿用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大爱无声,沉默的几笔就勾勒出了他心中那不平凡却无可奈何的爱。海鸥之于波涛,就像飞鸟之于鱼。一个天上,一个水里,所以海鸥与波涛注定不会眷与恋,你我都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我们在彼此的生命中停留片刻,然后就这样悄然而过,头也不回地走开了。很多人读完泰戈尔的这首小诗,一定会觉得他写的是悲哀的爱情故事——或许这是一段被世俗禁忌的爱情,又或许只是看到了对方的不完美,所以选择各自离开。海鸥和波涛各自继续这自己的生活,一切恢复原状,世界也没因此起过任何变化,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泰翁的笔触如此平静,但我相信他的内心也一定有着无可奈何的痛苦,欲盖弥彰。
但是在我看来,泰戈尔这首小诗中的“海鸥”和“波涛”,也有着别的含义。
海鸥与波涛总有距离,正如梦想与现实总有距离。也许那距离看起来似乎并不遥远,总让人产生触手可及的错觉。但无论怎么努力,却总也越不过那一道看不见的阻碍,就像后面的车轮一生都在追赶前面的车轮,却永远都追不上。多么可悲!海鸥和波涛的故事让人为它们感到惋惜、无奈以及深深的悲哀,梦想和现实又何尝不是这样让人伤感。就像两条永远都无法相交的平行线。这是海鸥与波涛一生中永远的遗憾,也是梦想与现实之间永远的遗憾……
再说徐志摩的“偶然”。和泰戈尔的诗相比,徐诗第一眼看完就会让人觉得它明显流露出了更多的爱情的味道。(而泰戈尔的诗可以说爱情和哲理的分量相当,就看自己更愿意如何去理解。)《偶然》很可能是写给一位偶然相爱却最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但是读一首诗,就应该挖掘出它更多的内涵。
打开思维,不难发现,徐志摩的《偶然》虽然哲理性不如泰戈尔的诗那么强烈,但至少主人公也不一定仅仅就是两个爱人。
人生的路途上,有着多少偶然的交会。一路走来,我们拥有过的不仅仅是爱情。无论是缠绵的亲情,还是动人的友谊;无论是大街上会心的一笑,还是旅途中倾心的三言两语,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