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与黑

白与黑

漆人杂文2025-10-03 11:44:26
人们都说事情有是非黑白之分,我认为人也如此。譬如人有好与坏(这不过是大多数人的思想)之分,非好即坏。这不过是人类几千年来文明发展的一个结果而已,难道人真的有好坏之差吗?我不敢苟同,至少我不敢恭维这样的
人们都说事情有是非黑白之分,我认为人也如此。譬如人有好与坏(这不过是大多数人的思想)之分,非好即坏。这不过是人类几千年来文明发展的一个结果而已,难道人真的有好坏之差吗?我不敢苟同,至少我不敢恭维这样的无理结果。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类有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本质因素:会思考,会劳动,会创造。然而这似乎又与人类发展史留下的种种结果不谋而合,人是经验主义者,因为前人经过实践检验而得出的结论就一定是“真理”。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留在长河最底层的总是被人们毫不犹豫的接受,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真理”吧?殊不知埋在泥土下面的除了精髓却还参杂着糟粕。
历史留下来的除了故事就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了。鲁迅先生说得好: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梦想之后发现自己无路可走。确实如此,一个人梦想了夜晚才会变得精彩和绚丽,否则就是黑暗的,无聊的,空寂的,落寞的、、、假如真是没有梦的夜晚不知又有多少人会失去生活道路?所以每个人活着总有自己的精神依托,或为知己,或为名利,或为虚荣,或为苟活……总之每个人都会围着这个目标而前进。但是当一个人没有了追求,没有了信仰,那会成为什么呢?难道又是非人哉了?仔细想来,人类已经是人了,何谓非人呢?
正应如此,当发现自己没有了生活的目的,人类善于伪装自己,不会因此而走向另一个世界,而是去寻求下一个(更本就是牵强附会)生存的理由。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历史留下来的总会成为某些人继续苟活的理由。为着这个理由他会“鞠躬尽瘁”,“虽死犹荣”正是这个不知的理由世界上有多少人而为之“奔走效劳,视死如归”。纵观历史,起初人们会因为食物而合作,也会因为食物而残杀;接着人们会为着权利而勾心斗角,继而相互利用。这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精神寄托:因为古人已经证明,我们也便“顺手牵羊”凑合着迎来明天的“挑战”。这就为某些人提供了精神寄托,至少可以寻求一种心理平衡,“心安理得”。
试问黑与白,好与坏在此场合能够透明如初?事实上世界上更本就没有白与黑的界限,也没有好与坏的分割,只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寻求一种心理平衡而牵强附会的。正如鲁迅所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这条路上行走的人们可曾发现路边还有无数“其他种类的脚印”。或许行色匆匆,似乎忘记了驻脚停留半晌去留意这“非人类的印记”,从某个角度又反映出人类的“自私与狭隘”。所以人们总是喜欢“孤芳自赏”,把不适合自己的认为就是“异己”,把不符合主流的称之为“坏”,“黑”亦或者其他“贬义的领域”,把前人的“遗弃经验”奉承为“无上光荣”……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