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眼文坛论短长
近年来,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张烈鹏的文学评论在《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安徽日报》、《皖西日报》等报刊频频亮相,不仅填补了霍邱文学园地里的一项空白,而且在皖西乃至更
近年来,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张烈鹏的文学评论在《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安徽日报》、《皖西日报》等报刊频频亮相,不仅填补了霍邱文学园地里的一项空白,而且在皖西乃至更大的范围里产生一定影响,著名作家戴厚英、徐贵祥等先后予以充分肯定。通读张烈鹏的文学评论,发现其特点有三:
一是短小精当的评论样式。张烈鹏的文学评论基本上属于文学作品论,而且多为瞄准单篇作品、发表理论创见的千字短论。作者选用这种体裁样式,既紧扣当今社会的快节奏,适应新形势下读者的阅读需求,有效避免长篇阔论无人问津的尴尬,又完全符合评论对象多为短篇小说和千字散文的实际,实现了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
二是社会分析的评论方法。作者注重从文学的本质属性即社会性、历史性入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和历史发展观来分析研究作家作品等文学现象,不仅深入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也客观评价作品的艺术形式,达到了“两有”:其一,有深度。作者善于从人物、情节、环境、意境等诸要素入手,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层层发掘出作品的内核。《短篇现实主义佳作》一文,重点分析小说《生命隧道》中揭示的社会转型期现实生活的种种尴尬,——爱情的尴尬、文学的尴尬、理想的尴尬,——帮助读者看清了当今社会伦理道德的缺损、文学艺术的衰落和理想世界的苍白,可谓深中肯綮,入木三分。《唤回人间的真情》,则抓住“真”字做文章,重点剖析《养父》中主人公沙驼的人性美,实现了评论主体与作品之间和谐一致的情感交流。《由大师感悟人生》、《一枝红杏出墙来》、《喜怒哀乐熔一炉》、《谁家新燕啄春泥》、《横看成岭侧成峰》、《一枝一叶总关情》等评论文章,也都深挖细掘,直逼主题,颇有深度。其二,有新意。作者在鉴赏文学作品时,善于通过新的视角,发现新的现象,取得新的成果。在《新写实小说的重大收获》一文中,作者大胆剖析《白菜萝卜》中的性描写,深入分析其在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上的积极作用,见解新颖独到。《工业园里的春消息》在评论《年底》时,紧扣作品的思想内容,把作品标题的双重寓意和奇特功用挖掘出来,令人耳目一新。正如辽宁作家侯德云在《张烈鹏的纸上行走》一文中所评论的那样:“从张烈鹏的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理性的触角是多么的敏捷”,他“能以寥寥数语点到作品的妙处,读来有一种畅快淋漓之感”。
三是严谨洗练的语言风格。作者一方面注重借鉴学术论文的语言特色,遣词造句准确严密,术语使用恰倒好处;另一方面认真汲取文学作品的营养成分,在整饬中求生动,在洗练中见形象,具有游刃有余的功力和引人入胜的魅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