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母亲讲人生

听母亲讲人生

兢灼散文2025-08-05 14:40:57
“人生都是走的一步算一步,天无绝人之路,走到那一步自然就有路走了。”茶余饭后母亲都是用这句话来教育我们孩子。这也大概是母亲人生经验的总结。母亲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与那个时代出生的人一样,在那时代所赐
“人生都是走的一步算一步,天无绝人之路,走到那一步自然就有路走了。”茶余饭后母亲都是用这句话来教育我们孩子。
这也大概是母亲人生经验的总结。母亲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与那个时代出生的人一样,在那时代所赐予的艰苦环境中磨练长大。母亲个性很要强,按她的话来说是一辈子没什么朋友,同时她也是个自信并且乐观的人。她的文化程度不高,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比较硬生生,但却能始终抱着普通劳动妇女那淳朴的勤劳乐观的信念,白手起家操作起了服装生意,靠着做生意这摊养活了一家五口人以致供三个孩子读大学,这在一般家庭里是无法想象的!
母亲是很勤劳的,记忆中的母亲都是操持一家人的家务以及服装生意。母亲经常说,她与父亲结婚的时候也很穷,家里面就是旧床铺旧蚊帐,蚊帐半空悬着一根破旧的电线。父母原本是在厂里工作的,受着老一代人传统观念的影响想要个男孩,这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逼不得已丢弃了当时人们所认为稳定与衣食无忧的铁饭碗,只能靠着自己的双手来养活一家人。
从厂里出来的父母想到的办法就是去做那时候炙手可热的服装生意。当时父母问了老外婆借了200元钱操纵起了服装生意。记忆中的小时候,家里是手工作坊,也就是自己做服装,然后拿去卖。那时家里有个大大宽宽的房间,父母在那房间里摆了长长宽宽的桌子,在桌面垫上了长长宽宽的木板,这就是家里的裁布房。父母就把买来的布匹一批又一匹拉扯到那木板上;当那布垫得高高厚厚的时候,就用重重的铁砖头压住布的四角,用红红的粉笔在布上勾勒出衣服的零部件,然后用电裁剪刀沿着勾勒的边把布件剪下;剪下来的衣服布件给请来的扎边机阿姨用扎边机扎着边。扎了边的布件父母编着号、并且用本子记载着多少件多少件;最后叫请的车工拿这些布件回去做成衣服。送了多少件布件车工送回了多少件衣服,父母也用本子记载着,方便给车工结算工钱。白天,父亲就踩着三轮车,满载着衣服去服装市场去卖;我们孩子就在门口大喊着:“阿爸,生意兴隆!”
八十年代的确是做服装生意的黄金时期。那时还是改革开放的初期,需求量大。我们家是做国防装,还有那种儿童国防装,小海军性质的,很好销。做衣服的车工人来人往、家里的扎边机老在响,经常响到凌晨一点;白天父亲都是满载一车的衣服拿去卖,空空而回;好销的时候买衣服的客仔都上门催,可惜的就是没货。我们家的房子、积蓄、三个孩子读大学的费用都是那时候积累的。
但是到了九十年代,我们家的生意开始亏本。那时经济体制改革,工厂倒闭、下岗工人剧烈增多,做生意的人多了,并且人们消费的购买力也下降了;再加上家里的那些也国防装老式了,做的衣服都是囤积在家里卖不出去。望着那些堆积成山的衣服父母总是那么的发愁。一家五口人的开销再加上三个孩子上学的费用如此的大,长久维持这种只赔不赚只吃老本的状况总遭一日会坐吃山空,等到一切积蓄都用完的时候日子该怎么过啊?况且父母都没有像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老的时候该怎么办!最要命的是那时我上着大学、我妹妹读着高中、弟弟读着初中,正是紧迫要钱的时候,一家人的经济形势就是如此的严峻!
我模糊记得,那是父亲在家里都是黑着脸,吃完饭用力把碗“叭”地一声摆在桌面上,扭头就走,时而不时在房间里自言自语叫嚷着:“这个家真的要垮了!”“一家人要饿死了!”等等。而母亲却没有像父亲那样唉声叹气、沉住气,如往辛勤的劳作;她从亏本中琢磨出家庭手工作坊是不会有任何出路的。因为手工制作的服装花费的时间多、成本高、样式老化,比不过服装工厂流水线价格低、样式新颖。母亲想到的方法就是果断停止了家庭的手工制作,与一帮卖服装的同伴去进货。母亲向同伴询问那个城市的服装好,应去那里进货;然后就和同伴结伙一起去。那时母亲一个女人,和同伴们往广州、株洲、武汉、邵东这些城市服装集贸市场跑。为了省钱,坐那种无座位的长途火车、普通班车;特别是班车有时是要赶着崎岖山路,有时是一直挤着拥挤的火车站着回来。刚开始去进货的时候提着大大的包包去装服装,凭着大力气拖着重重的包包挤火车挤班车回来,直至后来有快递公司才省了这麻烦。
做生意就是如此的辛苦。母亲就是用进货的方式改变了积累十年的家庭手工作坊;有时赚了,有时赔了,靠着这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和三个孩子读书。母亲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在原来的服装市场拆掉,工商局安排这些旧摊主到新市场,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摊位;而父母抽到的签却是空勾,也就是没摊位。母亲回忆到那时真的很想哭,没摊位做生意一家人的生计,而且一家人的开销又是如此的大,生意都是如此的吃着以前的老本!那是父亲老嚷着大不了就卖房子、卖房子、卖房子……这也是有道理的。尤其是看到签到新市场好摊位的人趾高气扬的模样心里更不舒服。母亲在生活赐予如此严峻的形势面前没像父亲那样怨天尤人、唉声叹气,还是那一贯的平静。她相信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爷不会把人逼到绝境的。
果然,如母亲说的天无绝人之路。工商局安排那些没得到摊位的另起炉灶,到了另外一个新市场上经营。在这新市场,母亲的生意很火热,我读研究生、妹妹读大学、弟弟读大学的费用一年几万元的开销全都支撑下来了;而原来抽签的市场生意反而冷清。看来命运这东西也可真奇妙!每当提起这事时,母亲总是不无自豪地说:“当时抽到空勾时,抽到好摊位的在我们面前直炫耀,直叫着他们摊位的好,我们将要完蛋!我说谁笑到最后还不知道,老天爷不会把人逼到死路的。后来,那帮嘲笑我们的还羡慕我们呢!”
去年,温家宝总理一条政策,让所有的人只要花钱补工龄都可以买上养老保险。就这样,从厂里早早出来的父母也买到了养老保险。就这样,让父母担心的老的时候退休金问题也没了。母亲说以前老是羡慕那些在单位的,想着他们老的时候有退休金心里真的很不平衡!以前从厂里出来时,别人也说丢掉了铁饭碗,老的时候做不了生意怎么办?而且还胡思乱想着如果要我们孩子给钱,不是给我们增加了很大的压力!?现在人生走到了这一步,这些问题也自然而然解决的。父母现在都说一点都不后悔从厂里出来的时候。
五十多岁的母亲现在对人生知足。靠着她那勤劳的双手以及“天无绝人之路”的信念抚养了我们三个孩子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