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飘》有感
一直想写一些关于《飘》的东西。它是目前唯一一部让我欲罢不能的外国小说。《飘》将讲述了在美国内战时期,在宏大战争背景下的爱情故事,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女人的史诗,或者是对内战是南方的描写,或者是对人性和自由
一直想写一些关于《飘》的东西。它是目前唯一一部让我欲罢不能的外国小说。《飘》将讲述了在美国内战时期,在宏大战争背景下的爱情故事,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女人的史诗,或者是对内战是南方的描写,或者是对人性和自由的追求。
小说中女主人公郝思嘉是一个典型的南方美人,外表文静美丽,但内心自私狡黠,她的一双绿眼睛时不时的泄露出她的不安分。她周旋于她身边的男人之间,同时暗恋了一个将要和别人订婚的男人—阿希礼。她在阿希礼订婚的那天不顾形象的告白,但是没有打动阿希里。反而碰上了一个让人厌恶的客人——瑞特。故事就在内战的大背景下,通过他们的分分合合而展开。
在《飘》中,郝思嘉有三次短暂的婚姻,但是她的婚姻,真是令人不敢恭维,那完全是功利的,毫无爱和美感可言。第一次是因为感情受挫,第二次是因为300美元拯救塔拉,第三次同样也是为了物质。若不是在那种大环境中,郝思嘉就或许就要招万人唾弃但正是因为战争,她表现出一种残酷而坚强的美,一种与大时代背道而驰的决绝和无畏。
因为她足够自私,她在战争中生存下来,还获得比别人精彩;因为她敢想敢做,她保住了爱尔兰人至死都不愿放弃的土;因为她敢于承担责任,他救活了一个七零八落的家庭和她所爱的妻儿!这是为人所欣赏的郝思嘉,有勇气,有魄力,有一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决绝!
可惜,这样一个理智冷酷的女人,但是在爱情面前,也多了几分愚蠢。这种愚蠢有时也是一种另类的美,因为在爱情里,任何规律都是部分实行,任何则学家都会哑口无言。它往往诱惑着人们,鼓噪着,让他们在自己爱的人面前将自己埋进尘埃,对于爱自己的人,却总是耀武扬威,拿着鞭子,向上帝般站在云端,想尽办法折磨对方。
关于郝思嘉对白瑞德和阿希礼的爱,正如书中所说:“我以为自己了解男人,其实我什么都不明白,如果我了解阿希礼,我绝不会爱上他,如果我了解瑞特,我觉不会失去他!”
小时候的感情往往是至纯至美的,这就是郝思嘉爱慕阿希礼的原因。因为她不了解阿希礼,所以她总觉得阿希礼身上有一股谜一样的特质!而命运也总是捉弄郝思嘉,让郝思嘉永远都得不到,愈是得不到的愈让人痴迷,以至于让她在懵懵懂懂中追求了小半辈子的镜花水月。其实人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的东西,相反,正是我们现在手中仅有的东西。如果哪天失去了,我们才会意识到,可惜到那时,一切也无所谓了,它对我们也就不怎么重要了。
很多人很讨厌阿希礼,认为他的种懦弱,甘于平庸,和畏手畏脚让人憎恶!但当我们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看他,人各有志,平平凡凡有是也是恬淡之美,一种不能说那种性格的人好,只能说哪种性格可爱一些。很多人不喜欢八面玲珑的人,认为这样的人活的很累,而且,让别人也累。有时一个有些脾气的人时,我们或许还喜欢一些
就像瑞特,虽然刚开始会让你觉得也蛮粗暴,有时会有点尖酸刻薄,但是他不拘泥于世俗的眼光,敢爱敢恨、洒脱。他像个真正的人一样活着,不为了名利或者其他。
他有时就像个孩子,但他什么都清醒,一丝的风吹草动都逃不了他的法眼。而且,他的爱深沉,因为他深知郝思嘉是个怎样的人。但他即使知道她的一切小阴谋和对阿希里的深情,却拿着真心去冒险。我不懂到底是怎样的爱经得起这般的摧残。虽然最终离去,却是依旧如故。
瑞特和郝思嘉的爱情不是中国的才子佳人的模式,更甚者会说它是一美国版《金瓶梅》!但是这种诡异的爱情让人觉得新奇!
小说总有一些对于南方的景象的描写,以及南方人在战争中的表现,从开始的兴奋到后来的厌倦,从胜利到后来的节节败退。战争给人带来的不应该只是伤痛,还应该有反思。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些都是让人痛不欲生的事。
关于结局,很多人一直都抱着一种不理解的态度,这也许就是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结局的影响!可是,细细一想,《飘》的结局成就了它的高度!当郝思嘉知晓梦境中要找的那个方向时,瑞特已无法去相信破镜重圆的童话了!这就是小说之美!它总是让人欲罢不能,让人不自觉的去想象。
无人知晓结局会怎样,就像前段时间有许多人乐于给《潜伏》写续集一样,很多人都想为《飘》写后传。其实最好的结局早以写好,就是郝思嘉那句“Tomrrowisanotherday”。
只是,不知者新的一天是晴还是雨,应该是阳光普照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奇新开服网站大全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