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家的女儿》:当梦美丽如斯 如何承受现实的枷锁

《植物学家的女儿》:当梦美丽如斯 如何承受现实的枷锁

良针杂文2025-09-21 15:59:48
《植物学家的女儿》是一部中法合拍的电影,早在2006年就已经上映。可惜的是2006年的我还徘徊在中学,根本没有观看这种“断背电影”的资本,所以时至5年之后,我才有幸欣赏到了这部悲戚而又唯美的爱情电影。
《植物学家的女儿》是一部中法合拍的电影,早在2006年就已经上映。可惜的是2006年的我还徘徊在中学,根本没有观看这种“断背电影”的资本,所以时至5年之后,我才有幸欣赏到了这部悲戚而又唯美的爱情电影。其实这部电影除了同性恋的噱头以外,其实说白了却不外如是,不过是两个孤独的灵魂相遇了,然后相爱了,只不过恰好那个对的人是个女人罢了。
混血孤儿李明从小便在唐山孤儿院长大,母亲是苏联人,父亲是中国人。三岁的时候,父母双双在唐山大地震中丧生,这次地震成了她心底最深的梦靥,直到遇到了安安,她才走出了心里那段埋藏已久的阴霾。而对于同样从小丧母的安安来说,父亲是一把自己无法逃离的枷锁,她生活在梦一般的植物园中,却永远要遵从着父亲近乎变态的生活预设,永远按部就班的生活。李明出现之前,没有人会关心安安的内心,唯一和她相伴的父亲却只是关心他那满园的植物,以及预定的生活规则是否被严格遵守。所以李明的出现就如一股清泉注进了安安死水般的生活,带来的不仅仅是新鲜,更是一线生机,一股会流动的空气。所以她对李明说:“你来之前,我很孤单,孤单得可拍。你来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孤单的感觉了。”
电影讲述的虽然是一段女同的故事,然而观者(我)看到更多的却是人们对于那些“约定俗成”无法坚守的恐惧和不宽容。影片从李明作为实习生将要进入植物园开始,就预示着那些预定规则的打破——从二十一点后的电话,到吃饭的时辰,再到教授爱吃的鸭掌,她们一直都是胜利者,但却并不意味着她们可以得到最终的胜利。当她们最后踩到真正不能僭越的警戒线——同性恋时,她们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命运是如此的悲哀,曾经的胜利又是多么的虚幻。“一桩畸形同性爱情的发生??????于国法不容,于天理不容,于人情不容,于社会不容??????”在令人最后的审判词上,她们是一种病人,患了一种畸形、可怕、不可宽恕的病,那种病叫做“同性恋”。
其实同性恋在中国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在中国古代,那叫做断袖之癖,也称龙阳之好,语出《汉书?董贤传》:“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然而不新鲜但却不代表不忌讳,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中灰色的年代中。然而有时候,如若事不关断袖,情不关风月,如此看来其实一切并无不可饶恕,正如上文所说的,两个孤独的灵魂相遇,擦出了最原始的火花,这样也未必就不能美丽。
影片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一个远离尘世的小岛上,岛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阳关穿过,有蝴蝶儿翩飞,一切犹如亚当夏娃那座伊甸园般的干净与纯粹。植物园本身便有性的暗示,一如伊甸园便是人类最早产生性行为,同时也是最早产生爱情这东西的地方。因此植物园美丽如伊甸,所以这里产生的爱情是一种人类最原始的冲动,那种互相需要,互相渴求,互相依恋的情感。因此既然是最初情感,最纯洁的选择,其实也就超越了一切身体上的满足,与性别又有何干?那只是一种灵魂的召唤,一种心灵的吸引。而暖房中迷漫的蒸汽,蒸汽里若隐若现的玉肌,潮红的双颊,这些只让李明忍不住说了一句:“安安,你太美了。”于是,爱情开始了,罪恶也开始了。
然而,植物园始终不是伊甸园,因为植物园里面仍然有人,尤其是男人!当李明与安安的爱情已经不可逆转时,教授的儿子蛋蛋从西藏回来了。这是一个男人。当我看到这儿的时候,我在恐惧,恐惧她们会以一段不幸的婚姻来掩饰一段不齿的爱情。然而我的恐惧成了真,为了能永远相守,安安说服了李明嫁给自己的哥哥。在婚礼的前一晚,李明从房中跑出来,对安安说:“我的贞操只属于你一个人。”“我的也只属于你。”安安回答。在对她们而言,自己都只属于对方所有,包括身体,包括性。然而她们还是忽略了一个规则:女人渴望相守,男人渴望拥有。
我总觉得《植物园》是一部女人看的电影,因为只有女人才能体会电影里说不出来的那种悲戚。教授可以为偶尔回来一次的儿子放下植物园里的事情来操劳婚事,却不愿和一直长伴自己身旁的女儿做一次真心的交流;而当蛋蛋发现自己的妻子已非处子之身时,便可以瞬时变成毫无感情的野兽,对李明进行无情的鞭笞。植物园的美丽下暗藏着一个男人的世界,一个压抑、血腥而又无情的世界。植物园越是美丽的让人神往,来自暗藏的那个世界的压迫便越是深刻,这有点像老鼠与猫的游戏,老鼠享受着和猫竞技的乐趣,却不知道,那不过是猫玩的一个小把戏,而输的那方早已注定。
其实从演技上而言,米兰妮?让帕诺米和李小冉的演技多少有些差强人意,但这部电影乘了近几年流行的断背之风,因此在题材上便已经出了一彩。同时剧情上的又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个灰蒙蒙,一切都带有政治色彩的年代,是影片由单独的同性恋题材向更深层次延伸,同时体现了女性主义与人性主义、人道主义的主题,因此也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