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爱莫过父母心

疼爱莫过父母心

成见小说2025-08-01 05:55:53
上世纪七十年代,托爸的福,我们全家人都转上了县城户口。在当时,那可是了不起的事情,我虽然刚上完初中,但进城后保准会有一份让庄稼人羡慕死的工作。村里沸沸扬扬,都说秀华家天生都是吃馍馍的命。秀华就是我,我
上世纪七十年代,托爸的福,我们全家人都转上了县城户口。
在当时,那可是了不起的事情,我虽然刚上完初中,但进城后保准会有一份让庄稼人羡慕死的工作。村里沸沸扬扬,都说秀华家天生都是吃馍馍的命。
秀华就是我,我是家的长女。按照当地习惯,上完中学后不久,我就订了亲。那时我和我的小夫婿刚满十八岁。
吃晚饭的时候,门被推开,新女婿进来了。
“爸——妈——”他怯怯的声音,顿时凝固了室内的气氛。按当地风俗,订了亲就要喊‘爸妈’的。
“怎么黑天半夜的跑来了?”
全家人心里都画着同一个问号。
“吃饭了吗?”
还是妈坦然。她让出座位,拿手按着女婿的肩膀让他坐定,听说吃过了饭,马上去里屋拿出了自制的花生糖……“丈母娘疼女婿嘛!”可我们才定亲不到一个月,妈就做的像模像样了,妈可真天才呀!
弟弟妹妹在一旁老拿眼偷觑我们,好半天,妹妹才憋出了一句问候:“姐夫,喝茶吧——”她声音颤颤微微的,甚至有点儿勉强,惹得弟弟红着脸儿笑。
当然,这一声“姐夫”击的他心儿绷紧,方正的额头上沁出了汗珠子。
气氛缓和了,大家闲扯了许多。但“客人”随着大家的话语不停地变换表情,显得十分勉强,甚至到了颇受委屈的地步。
外面传来狗儿的叫声,我假装紧张,开门要出去,不料妈突然上前拉住我的手温和地说:“华,心平是来找你的,和他出去谈谈吧……”
妈呀妈,你可真不愧是有名的“开通人儿”不但人长得漂亮,光那热情直率,就能让许多人折服呀!
原来外面的月色十分柔和,出门就是一条通往河边的小路,那时正值初秋时节,草丛里蟋蟀叮叮铃铃的弹唱,远远望去,山林田野全都裹上了朦胧素装……
和心平一起走着,谁也不肯开口,只听见慢腾腾的脚步声。
忽然,他在一块光滑的青石板上坐了下来。
“你说话呀?”
我站在一旁,像审判员似得口气。
“……”
“说呀……”
好半天,我忽然发现心平的肩膀在不停地抽搐,后来我终于听见了他抽抽搭搭的哭声……
“哭开了,为什么呀?”
“秀华,咱们不该定亲,咱们……咱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呀,我不会怪你……”
“天呢!这是从何说起呢?”
心平终于说出了他的心里话。是啊,在当时来看,一个城里姑娘怎么能嫁给一个整日劳作在泥水里的庄稼人呢?
“可也是,一个大男人家,怎么说哭就哭开了?走,咱们回家,还让妈给你抹眼泪吗?”
我当时只觉得好笑,直到婚后十几年,我忽然记起了那个夜晚,他才坦诚地告诉我,那个时候我在她心中是多么重要,如果我进城后一脚踹了他,他说,他只有去死!
可是有我的妈,这事情轻而易举的出现了转机。妈早就看出来了,心平眼圈儿红红的。妈送走了心平,对我说:“华儿,他哭过了,跟你怎么说的?”
“笑死了……”我漫不经心。
妈先是拿眼望着我,然后是一段莫名其妙的沉默。
“让他和咱们一块进城!”
妈说这句话时面带难色,但语气斩钉截铁!
妈的那句话像烙铁,在我和心平心里烙下了终生无法抹掉的印记!
爸是妈的‘侍从’,从来都是有令必行。爸在县城混了几十年,熟人还是有几个的。那时求人不大兴送钱财,只不过跑腿多多说了许多的好话,那事就成了。心平被安排在一个机械厂做临时工。我是正式工,在一家农机配件门市部站柜台。我整日里顺顺当当,薪水虽然不多,内心没有一丝愁云。我看见心平面色变得白皙,穿着也很随形势,完全是一个城里人了。而我呢?当然更胜他一筹,因为背后有妈的指导。妈虽然虽然生在乡下,土生土长,可自打跟了爸,一年到头也有几个月住在城里,一旦装扮起来,那气质相貌竟在城里人之上……那还是在一次喜庆宴会上,巧嘴老舅妈指着我的鼻子品头论足:“看看我的重外孙女儿!简直跟她妈小时候不差半根头发丝儿,老杨家祖坟上的风水好,辈辈出美人嘛!这不,又招了个水洗似得女婿,真是上天做成的姻缘嗷……”
打那时起,我开始品味起我的心平来,我有一次去找他;站在机械厂的大门前,看见工人们一个个从车间走出来,我暗暗盯视,那模样儿竟没有一个能比过我的心平!我从此暗暗得意,全然不知书上有句“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文词儿。
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就因爱唱歌在学校小有名气。上三年级的时候,从外地调来了一位漂亮的女教师教我们唱歌,课后把我叫到办公室亲切的问这问那,最后说:“这是遗传,你妈就因嗓音好做过咱们县广播站的播音员嘛。”
“什么?这是真的?可压根儿都没听妈说过呀?”
我带着好奇和崇敬公开问到了妈。妈说:“看来真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连你奶奶我都嘱咐过的,不准对孩子提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真格的没意思呀……”
妈在我的追问下终于承认了事实。也讲了他跟爸的婚事,但他讲的很简单,最后她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妈这辈子很知足,我跟你爸的结合很美满,在别人看来,我们俩经历了曲折坎坷,可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女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知道了妈的故事:她确实做过播音员,那是因她在村里唱吕剧有了名气被县上的人物选中的。人家说她嗓音独特。后来经专业老师做了一段培训指导,竟然一鸣惊人!“青山县人民广播站……”他那亲和甜美的开播次词一天三次在农家广播喇叭里响起,感染得许多年轻人暗地里背诵模仿……
妈除了她的天赋之外,更得力于自小儿读书上学。在那个偏远贫穷的地方,一个女孩子能有学问,理所当然就是百里挑一的宝贝呀。
话又说回来,妈凭她的天资聪颖使他一度走红,可也因为她的出身而昙花一现。大运动一开始,她就被查出是出身富农,她的广播室被红卫兵占领,人也被赶回老家种地。
那时妈才过新婚,遭遇了人生致命的打击,可想而知,她的蜜月不会有甜,只有难以咽下的苦涩呀!
“没那么严重,那是在外人眼里,有些是瞎编的!”
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淡然一笑,她对我们说:“妈本来就是爱唱爱跳的活泼性格,至于那一时飞上天也罢,重重的摔在地上也罢,按人们常说的那就是命,可妈不信上天给的命,那是父母给的命。你奶奶是个受穷的命;给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