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人生

传奇人生

青駹马小说2025-04-19 06:37:04
“1936年,我投笔从戎,到南京当了兵,亲见了大屠杀前繁华的大都市——。”年近百岁的抗战老兵于文瑞,走路很稳健,说话声音洪亮,非常健谈,就是耳朵听力有些下降。于文瑞亲历八年抗战,与南京城有不解之缘,不
“1936年,我投笔从戎,到南京当了兵,亲见了大屠杀前繁华的大都市——。”
年近百岁的抗战老兵于文瑞,走路很稳健,说话声音洪亮,非常健谈,就是耳朵听力有些下降。
于文瑞亲历八年抗战,与南京城有不解之缘,不过一切从头说起。
于文瑞生于1916年,井陉矿区横涧乡横南村人。
他的父亲是一位清末秀才,当过多年教书先生,但全家仍然吃不饱穿不暖。
为了摆脱贫困,父亲不得不对于文瑞的两个哥哥说:“现在家里很穷,我们为了摆脱贫困,为父只好带你们到煤矿下井。”
“我们哥俩听父亲的。”
“很好,就这么定了。”
父亲只好不得不带着他的哥哥到煤矿下井,家境才好了起来。
他7岁的时候,在家里很小,不能为家里做贡献。
父亲对于文瑞说:“文瑞啊,你还小,为父要送你上私塾如何?”
“好吧,父亲,我听你的。”
父亲只好把他送入私塾学习,让他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之才。
他进了私塾后,熟读了《四书》、《幼学琼林》等,从小养成了热爱文学,笔耕不辍的好习惯。
后来,他考上保定培德中学。
1936年,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反对“何梅协定”、反对“华北自治”,热火朝天。
当时于文瑞是一个热血青年,抗日先锋。
他毫不犹豫的弃学从军,对同学们说:“同学们,现在日寇侵我中华,我要告诉你们一个消息,我要弃学从军,报效国家,有谁愿同我一同前去?”
李君与同学们热血沸腾说:“我们愿一同前往,报效国家。”
他与李君等同学,报考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嫌他们年龄小,就没有录取他们。
他和同学们因年龄小,达不到要求,只好与同学们一起投靠了南京中央宪兵学校教导团。
他们初选被录取后,后来又乘京汉铁路军用专列直达南京复试。
他们来到南京城,觉得“南京城真大,特别繁华,有不少高楼大厦,人们穿着也很洋气。不过那个时候,我们心里想的不是享受荣华富贵,而是报效国家,驱逐倭寇,振兴中华。”
他和同学们经过层层筛选,成为了一名宪兵。
1937年12月1日,日军攻占江阴要塞,进攻南京。
他随宪兵部队,编入南京保卫战的战斗序列,冒着枪林弹雨参加了一些战斗。
南京失守后,他随部队撤往湖南芷江。
关于南京大屠杀,于文瑞老人家不愿意多讲。
繁华的南京瞬间变成了断臂残垣,很多仁人志士葬身侵略者的枪口下。
1939年冬,他在湖南西芷江,进入宪兵学校学生队第七期做学员。
他受预备军官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那时,芷江是“西楚咽喉”,也是抵抗日军进攻的前哨,对捍卫大西南后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驻扎着不同兵种各种番号的部队。同时,芷江已建成空军基地,不仅有中国空军飞机,还有不少盟军飞机在此聚集、起降,飞到前线对日军进行轰炸。
每一次敌机被击落,我方飞机胜利归来,于文瑞非常兴奋。
宪兵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四川重庆宪兵司令部总务处教育科任少尉服务员。
1942年,他不仅荣升中尉,还被保送重庆南岸弹子寺中央警官学校特科警官班第三期学习。
身在大后方,他想的却是湖南芷江前线,不仅是为报国。
还因为他和一位美丽的湖南女子结了婚,艰难岁月里,俩人唯一的传信物就是湖南、重庆的“两地书”。
当前线的国民党军官想方设法往大后方重庆调动时,于文瑞想的却是调动到湖南前线。
后来包括“飞虎队”在内的盟军飞机和中国空军的飞机,都聚集在芷江机场。
对日军进行轮番轰炸,取得了节节胜利。
他想回到湖南了,回到前线,也能见到妻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1945年初,他调到湖南芷江。
他担任宪兵第十团第三营第四连中尉排长,每半个月可与妻子团聚一次,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他又时刻想着打回南京去,争取更大的胜利,否则心中那个结,永远也解不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消息传到芷江,每一个国人都非常高兴。
8月21日,正是于文瑞的女儿满月的日子。他正在家里和妻子女儿团聚。
芷江上空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头顶上有六架飞机飞过。
岗村宁次的副官今井武夫所坐的降机的尾巴上拖着一条长长的白布,表示来投降的。
前后左右都是我方的飞机监视,在芷江空军基地落下。
他亲眼见证了日军在芷江前线的投降,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冈村宁次派代表过来,就是商定全国受降的细节。
“日本终于投降了,整个芷江万人空巷,我立刻想要给女儿改名叫‘胜利’,后来因为妻子不同意才作罢。”他说。
“没想到,几天之后,我竟然参加了南京受降仪式,目睹了日方向中方递交投降书的历史一刻。”
紧接着,于文瑞他们接到命令,在宪兵团选拔30名宪兵。
在新6军选拔50名士兵,跟随冷兴中将和幕僚人员,乘坐5架飞机到南京接受日军投降。
他说,按规定只有班长以上衔级的才有资格参加,要求机智勇敢、应变能力强、仪表出众。
于文瑞幸运当选,入选的又都是级别较高的宪兵军官,所以要求他们降级扮成普通宪兵。
见证了日军投降签字仪式,这一历史时刻。
标签
相关文章